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记句容碧桂园学校融合课程小学部研学活动

来源: 句容碧桂园学校      编辑:佚名

世界是一本书,不出去研学我们只看到书中的一页。春雨如酥,万物复苏,研学正当时!句容碧桂园学校融合课程小学部研学活动进行中!

01、空气外出研学(一年级研学)

一年级本轮探究的主题是空气,孩子们来到了镇江航空小镇,感受奇妙的学习之旅……

(一)参观小镇,了解航空知识

一进门,只见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陈列着各种飞机模型,孩子们充满了惊喜与好奇!导师们通过伯努利实验让孩子们理解空气动力在航空中的应用。导师们还带着孩子们参观了飞机内部,讲解了飞机发动机的构造和飞机起飞的原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空气外出研学.jpg

(二)空气动力学——水火箭

学习完原理,孩子们来到教室里制作神奇的“水火箭”。他们3人一组,组装、供水和试飞水火箭,合作融洽、井然有序!在园区宽阔的草坪上,孩子们放飞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空气动力的神奇!

(三)空气阻力伞——逆风奔跑的少年

空气阻力伞你见过吗?瞧,大家用小组竞赛、班级PK等方式,逆风奔跑,感受空气的阻力。

(四)科学实验秀——见证空气的无限魅力

在多功能展厅内,学生观看了科学实验秀——氦气变声、空气大炮、解救蛋星人和液氮秀。师生互动实验,被变声的自己逗笑;被空气大炮震惊;被液氮带来的美食惊叹……

(五)空气吸尘器——看见大气压

最后,学生制作空气吸尘器,实验吸尘,观看扇叶高速旋转,与外部空气形成强大的气压差,灰尘被吸走的瞬间!

研学,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另一个课堂。

02、学在旅程,走进“光与声”(二年级研学)

春风送来芳草的清香,微雨滋润着孩童的梦想,在这如画的春季里,二年级全体师生满怀期待,踏上了“光与声”主题研学之路。

二年级研学.jpg

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跳出课本,我们走进江苏理工学院实验室,以参与、体验、动手操作等方式感受“光与声”。

听完大学物理老师精彩的讲解,学生们开始参观科技馆。爱迪生说:“惊奇是科学的种子!”科技馆中,各种各样的科技发明打开了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学生在参观和体验中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

接下来“彩蛋”来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与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本次研学活动,我们邀请了专业的皮影戏老师讲解皮影戏的历史以及皮影的制作方法。

落日时分,在不舍中,我们离开了江苏理工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爱的孩子们,愿此行能开启你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03、与科技同行,筑梦想起航(三年级研学)

本轮的超学科主题为:简单机械,围绕“简单机械的探索使人们理解生活中力学的使用”中心思想,孩子们在此之前已经深入了解了生活中的六大简单机械,实际感受到了机械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到现代机械的一个发展变化和作用,3月11日,融合课程小学部三年级师生共赴江苏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

研学**课:了解前沿科技 仰望浩瀚星空

刚刚进入到科技馆,小朋友们就遇到了两个新朋友---机器人。学生边观看机器人表演边听导师机器人运用到的机械原理,只见两个机器人刀光剑影的在比武,把小朋友们的眼睛都看直了,大声喝彩。

三年级研学.jpg

随后参观高压放电演示,感受电的威力。我们学校老师被邀请进行静电的演示,“怒发冲冠”的模样逗乐了所有人。

最后参观问天剧场,探寻星际奥秘,观看南仁先生的天眼,现场观看模拟火箭升空的场景。

研学第二课:讲座之机械知识原理及其应用

当当当…上课啦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简单机械的知识,上午特意安排了专家讲座, 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机械知识相关原理和智能机械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研学第三课:机器人创客体验 制作避障机器人

马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的“障碍物”,比如倒地的自行车,巨大的广告牌,还有随处可见的大树,人类会聪明的避开他们,但机 器人如果不设置程序就只能沿直线行走,于是它就很难抵达终点。所以,我们要如何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避开障碍物呢?

孩子们利用所学的知识,了解了常见传感,并且初步掌握马达控制方法,掌握控制马达避障转弯与延时,并运用条件判断控制,小组协作,制作避障机器人

本课程主要通过用“过让机器人”完成“避障”来学习有关传感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机器人的“智能”特点。重点是了解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如何帮助机器人完成避障功能的,从而对机器人的智能处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分小组 PK;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同学们能过够参与并了解避障机器人的**原理。激发孩子们对于现代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兴趣。探秘其中饱含的现代科学技术。

04、揭开物质转换之谜(四年级研学)

世界运作之下,物质基于特定用途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成为人类使用的新物质,那使用完的物质要去哪里呢?能无限循环么?3月16日,句容碧桂园融合课程部的四年级的全体师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踏着三月初春的阳光,走进句容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要一探究竟。

“哇!好多的垃圾车呀!”

“咦?怎么一点都闻不到臭味呢?”

“老师老师,这都是哪里运过来的垃圾?”

“有没有我家里的??”

“一车大概有多重啊?”

“哇~好多垃圾啊......

一下车,同学们就叽叽喳喳起来。

四年级研学.jpg

大厅里,同学们围在一起,认真聆听**人员介绍垃圾处理厂的整体流程。

**人员带着同学们参观垃圾处理厂的各个部分,在讲解中,同学们发出了许多的疑问,也纷纷拿出研学手册开始记录着。

在会议厅,垃圾处理的小型讲座开始了!视频播放,知识讲解,垃圾分类,好不丰富!

当同学们安静地走进主厂房的大厅,看着摆在面前数十种不同的玻璃瓶,充满了好奇。**人员开始详细地介绍瓶子中的物质,原来这些都是从使用完的物质——垃圾中分离出来的,并做了相应的标记,为更好的进行垃圾回收、分类和再利用提供了标准。同学们专心致志的听讲,惊呼原来废物和垃圾中的奥秘这么多!

紧接着,同学们走进了垃圾处理厂的核心区域,数名**人员坐在台前,调控着大屏幕上的数据,并进行着记录,同学们鸦雀无声地观察着。

当同学们看到巨大的垃圾堆放室,都张大了嘴巴。原来被使用完的垃圾送到这里后,经过燃烧,就产生了心得能源——电!物质的最终转换秘密在这里呀!

一番近距离的实景观察后,下午,同学们开始了水力发电机的制作。这是一个既费脑力又费体力的活动,但同学们的智慧却难不倒他们,瞧,不一会,就做成了!同学之间还互相帮助呢!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善于探究、互帮互助的培养目标。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一个小小的垃圾并不是随手一扔那么简单,也并不只是垃圾而已!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加深了对物质的概念性理解,看到了不同类型的垃圾。原来,垃圾提取物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转化物质分子结构成为再生资源。

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但如果我们将垃圾进行再分类,它们就能重获新生,变废为宝,可回收垃圾就可以回收利用减少污染。

这下子,物质转换之谜被解开,同学们收获满满的回程啦!

05、观天象,做火箭(五年级研学)

每个小孩子仰望星空的时候,都会想近距离去看看星体是什么样子的。

五年级第四轮的探究主题是太空,孩子们来到了九峰山天文台,亲身体验了一把天文望远镜。

九峰山天文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九峰山,拥有三台天文望远镜和智能化科普天文馆。孩子们分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用天文望远镜观看远处的物体。镜头下,远景分毫毕现,让孩子们很震撼。

五年级研学.jpg

紧接着,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阿姆斯特朗的宇航服、星体模型,这些模拟了真实情境的产品激发了孩子们的灵感,让他们通过触摸、模拟、观看,生发出不同于课本学习的经验。

研学的结业活动是制作“水火箭”。孩子们分成10个探究小组,研究水火箭的制作和发射原理。他们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他们终于制作出自己的水火箭;最后选取了一个空地,进行水火箭试射比赛,通过计算火箭运行轨迹、长度来反思探究过程的得失。

学生能在研学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学,探索奥秘,寻根溯源,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了科技魅力,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以致用。经历是比较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句容碧桂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