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南京威雅学校 编辑:佚名
熟悉我们的家长朋友们都知道,南京威雅学校幼儿园在国家早期教育指南之上,遵循英国早期教育框架(EYFS)“以父母比较好的选择、给幼儿比较好的开始”为宗旨和教育理念,采用英国IEYC国际早期课程为基础课程。
南京威雅幼小部助理校长汉娜女士解释到,EYFS(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英国儿童早期基础教育指南,通过建立积极的关系和创设赋能的环境,利用有效学习特征来支持儿童的学习,通过基于“观察-评估-计划”闭环的开放式教学,支持孩子在七大学习领域(交流与语言发展、身体发展、个人、社会性与情绪发展、阅读、数字、认识世界、艺术审美与表达)获得更好的发展。
而脱胎于IPC国际小学课程的IEYC课程,从2016年被推出,至今已经在47个国家的超过140所早教机构或幼儿园使用。
目前,IEYC拥有18个主题课程可选择,每个主题课程都是围绕抓住孩子的兴趣为核心拓展,依循“切入点-抓住好奇心-赋能环境-主题活动-探索、表达、延伸-输出”的教学逻辑,在每堂课程和活动的规划中都需要考虑到学习目标。每个孩子独特的学习历程会通过课堂展示、创作、学习日志和作品集展示和沉淀。
简而言之,EYFS就像是脚手架一样在指引着教育者关注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标准,IEYC就像是这个脚手架里的填充物一样,给到老师们更为具体的内容参考。两套体系相互配合下,我们的孩子拥有这样几个特点:
◎ 玩中学
◎ 拥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 成为全球公民
◎ 富有社会意识
许多家长在时听到7大领域、18个主题仿佛是知道了什么但仔细回想又不知道细节,于是我们准备在这里娓娓道来一些幼儿园的活动,让所有关注幼儿园的家长们对孩子们学什么、怎么学有一个更清晰、全面、感性的了解。
恐龙探秘、文物模仿秀…这样的课堂孩子坐得住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去外面的沙池中挖宝藏,准备好你的小铲子了么?”
前一天放学后,婷婷老师悄悄在沙池中藏了12颗恐龙蛋等待着孩子们第二天的探秘。就在这一声号令下,孩子们组队挖沙。“哇,这里有颗蛋。”“我也挖到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惊喜和好奇,兴奋地拿着恐龙蛋回到教室,这时他们还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这其实是婷婷老师为考古学家主题所做的准备。此前,她带着孩子们阅读了《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绘本,孩子们对恐龙的形象早已不陌生。老师告诉他们要像考古学家一样揭开蛋壳里的秘密。一个个小朋友们拿着小锤子敲蛋壳,小心翼翼地用水浸湿蛋壳剥离陶土,直到露出恐龙的头、身体、腿,他们对这个亲自挖掘的恐龙爱不释手。
还有在博物馆日那一天,婷婷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知名博物馆,相比于枯燥的介绍博物馆藏品,婷婷老师设置了一场文物模仿秀,平时穿的护衣拿来模仿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教室里的扫帚借用来当兵器、睡觉的被子花纹很像这个头饰…孩子们拿着教室里的道具模仿文物的动作、名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一个个乐不思蜀。
再有,孩子们最近在认识3D形状,早前孩子通过“找一找身边的图形”认识到2D图形,基于此婷婷老师给他们加深了角、面、线的概念,让他们自己搭建3D形状模型,此外婷婷老师还带着孩子们走到户外玩沙区要求他们搭建一个有形状的城堡。
户外带给孩子的感官刺激是多元而丰富的,从教学模具到感受真实的沙子,亲自体验水浸湿沙子搅拌成型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大脑会特别活跃,情绪上也十分放松和自信。甚至是有的孩子在玩沙子时还观察到远处的建筑并和婷婷老师脱口而出:Cylinder(圆柱体)!
怎么引导孩子学习?当然是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开始。恐龙探秘、文物模仿秀、沙池城堡,一系列活动都是在孩童的纯真与好奇之上开展的,这也是婷婷老师教学风格的凸显: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换句话说就是她懂孩子的需求。
IEYC强调孩子的兴趣是老师教学的最重要引导,即便所有的主题都是提前预设好的,但在实际过程中,也可依据孩子的兴趣为基准适当延伸拓展某一个主题。
在爱与被爱中给孩子讲明白社交密码
教育不单纯是在教室中发生的,它一定要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生。
春天来临的时候,幼儿园小班的殷老师带来了一些蚕宝宝放在教室的观察桌上。小朋友们一开始的反应有些两极分化:有些是爱不释手,总是想要把蚕宝宝拿到自己的座位上陪它“玩”,有些是在旁边张望犹豫~
蚕宝宝其实是殷老师要开始的“生命成长”主题的素材。她以蚕为中心制作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思维导图。
殷老师还让每个孩子都认领自己的蚕宝宝,负责蚕宝宝周末的喂食和清洁。从好奇地摸一摸到认领蚕宝宝,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当他在独立完成任务时,他会有更强烈的责任感。”殷老师告诉我,班级上有位小朋友特别关心蚕宝宝的变化,在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的那一周提出要求要每一天都带回家观察,遇上下雨天还会用帽子在路上给蚕遮风挡雨。
在观察蚕的过程中,殷老师录制了一段蚕蜕皮的视频给小朋友们看,大家一起发现:蚕的身体翻过来时可能不是死了,再耐心等待十多分钟,就会发现它是在蜕皮。
孩子们好奇地发问:蚕宝宝可以吃肉么?蚕茧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变成蛾子之后它会飞走么?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理解了生命的生和死。
母亲节那天,老师从妈妈们那里收集了每个小朋友更小时候的照片,大家一起互相猜“这是谁”,被猜中的小朋友就会走到屏幕前给大家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是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这是我1岁的时候…妈妈我爱你”。
讲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再一起做一份给妈妈的礼物,有关于爱与被爱的意识就是这样被传递下去的。
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越来越熟悉的时候,老师们就开始邀请世界上不同身份的人走近他们。中科院的博士带着他们做牛奶与洗涤剂的化学实验,警察叔叔给他们说正义的故事,消防员哥哥讲火与安全…孩子们还会扮演各种角色,比如模仿咖啡厅里的人进行对话交流。
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孩童对世界的认知是需要通过课程慢慢渗透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不断地模仿、吸收周围人的语言、行为、习惯和信息。
孩子们和不同职业的人产生真实的交流,可以直观的感受社会角色,知晓社会关系,会了解到各行各业的辛苦与伟大,也会逐渐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这对塑造他们的价值观、拓宽眼界,引导他们想象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特别有价值。
也许在很多家长还在溺爱孩子,担心他们没法独立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一个懂得爱与被爱、能够与他人独立交往、为身边和社会带来正向影响的未来公民。
时间旅行者 这里藏着世界的大本营
对于学龄前的宝宝来说,探索世界的起点往往就是生活中被激活的某个点。比如,幼儿园刚刚结束的端午节活动。
周五这一天,所有的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表演、劳动,穿上汉族服饰和爷爷来了一首快板表演、来自韩国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唱着韩国童谣、老师们带来菲律宾传统舞蹈,大家一起投壶、翻花绳、编织香*、用雄黄酒彩绘、*粽子…
而端午节主题其实只是时间旅行者大主题下的一个副主题,在时间旅行者大主题中还有我的家庭树、四大发明的历史、火药的缘起、披萨起源、世界薄饼、的发明这6个副主题。这是一条让孩子们从了解自己的家庭、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再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旅程。
事实上,幼儿园所有的教学主题全都围绕着让孩子们小到感受身边的社群,大到从全球公民的角度去思考。
端午节活动,不仅是给孩子一个集会欢乐的场景,也是让孩子理解所在的社群,同时意识到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尽管只是一个时间旅行者主题,但却*含了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绘本、情景剧等多种跨学科的活动,为孩子们开启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汉娜校长告诉我,许多父母都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在幼儿园所有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不能单单评价说儿童在这方面发展得好,或在那方面发展得好,而是从细分领域观察评价儿童的发展。
EYFS强调的7大学习领域培养其实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每一个主题下设的副主题及所展开的各个活动都是老师观察、培养孩子们个性化行为和发展的细节。每一个孩子都卓越的理念之下,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为了更好的贴近孩子。
南京威雅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