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中国传媒大学赴新加坡“教育管理培训班”结业归来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出国留学      编辑:佚名

【教育网阅读推荐】

我校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的“教育管理培训班”学员,在圆满完成为期2周的培训后,3月29日返回学校。

本次培训紧张有序,内容丰富。*括9场专题讲座,5次实地考察和座谈,2次小组讨论,以及1次论坛。专题讲座的内容涉及新加坡**管理、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战略、IT教学和管理系统、科研管理、媒体政策等等。

如何建设全球性卓越大学?南大副校长余明华教授从教研队伍、生源、国际学术合作、海外学习计划、国际校友网络等方面,介绍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经验。目前,南大半数以上的教研人员来自海外67个国家,20%的本科生和38%的研究生来自73个国家,南大和全球300多所大学有教育合作关系。

国际化的办学战略需要信息化的教学和管理系统。南大“卓越教学研发中心”的李财诚主任为学员们演示了用于越洋远程教学的实时互动教室视频系统:两个教室,一个在南大,一个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通过宽频网络现场转播。李财诚主任还介绍了电子学习系统、“未来教室”等等,学员们当场申请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体验。

科研能力是评估世界**大学的重要指标。“如果人是大学的生命,那研究就是这生命的血”。南大原常务副校长林文钦教授在培训中强调,世界**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要能代表国际学术前沿,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学员们纷纷表示,听了专家们的讲课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对专家们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印象深刻,以《联合早报》原副总编吴元华教授为例,发下来的文字版讲义厚达102页。

培训期间,学员们走访了南大 “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在“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学员们参观了动作捕捉室、产品原型设计车间、三维打印机、精确车床等等。借助这些**的科研设施,师生们将“创意”转化为各种“产品”。在“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学员们体察到了教学服务系统的市场化运作。院长郝晓明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历史和特色,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回答了学员们感兴趣的问题。

此外,学员们还考察了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和新传媒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SPH)是目前世界上盈利率最高的报业集团,拥有《联合早报》等多种报刊,还有地铁报、网站、户外广告公司等等。

新加坡“新传媒集团”的前身是**文化部下属的“广播电视台”,如今其触角已延伸到报纸、杂志、电影、新媒体、户外媒体等。在座谈中,副总编辑胡敬中用手机为大家演示手机电视新闻频道。我校校友赵文蓓、张海洁等在新传媒集团表现突出,他们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了集团领导的充分肯定。

3月28日,培训活动圆满结束,承办培训项目的南大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为学员们举行了结业仪式。培训项目主任王航先生祝贺学员们顺利完成培训课程,并称赞我校学员 “听课认真、纪律严明,精神风貌非常好”。

经过这次培训,学员们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对新加坡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新加坡高校和媒体求新求变、追求卓越的行动中受了很多启发。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以致用,把这次培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中,为学校二次创业、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出国留学: 51299614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