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句容碧桂园学校 编辑:佚名
句容碧桂园学校本学期国内小学部低、中、高年级各学科组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进行探讨研究,并且由各年级各学科任课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过程性探究,课堂生成及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学期近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学生们收获了什么?
跨学科主题教学背景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整合,所有学科围绕同一主题组织教学,各个学科相互配合,最终达到或超越原课程设置目标的课程实践活动。
此项活动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为学生“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以年级制定的主题为中心,充分挖掘相关图书、网络、家庭、社区等可用资源,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以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侧重对方法的掌握和态度的生成。
跨学科克服了分科教学带来的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加强了学生知识的统合和对事物整体化的认识。跨学科主题教学是课程整合及学生整体化学习的需要,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节气中的烟火|低年级段
通过“节气中的烟火”主题探究,使低年级段学生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了解与其相关的诗词、歌谣、谚语、民俗、传说,感受自然的变化,增加学生亲近自然的机会,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最易感知的自然及生活实物入手,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多看、多想、多观察,参与认识自然和感知自然,为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提供了更宽广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践锻炼。
教学计划
01.语文
谈一谈自己印象中的季节;
用照片去定格当下的季节;
用表格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内容;
秋之韵
寒露相关文化诗词;
霜降的基本节气特点、各地饮食、各地农谚;
冬之韵
剪贴冬眠的动物
02.数学
树叶画;
藏在节气中的数学小知识;
小雪、大雪的区别;
03.英语
拓印;
知识小问答;
制作知识小标贴;
制作秋分明信片。
01节气中的烟火 展示
味·道|中年级段
本学期的传统美食探究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中国美食注重“精美情礼”的文化内涵:
“精”反映了人们对饮食的精品意识,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情”是人与人之间可通过美食进行情感交流 ,
“礼”就是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通过整合课内的知识,使学生受到美食文化的浸润,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并且有效的将碎片化的核心知识融合,切实让学生的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教学计划
01.语文
查阅关于美食的资料;
制作一张美食小书签;
采访家中的掌勺人;
南博看展;
探索农耕文化;
02.数学
完成菜系的思维导图;
记录家乡特色菜如何制作以及调味品的用量,制作相应的统计图;
制作菜单,采购食材;
探究古代器皿的高度,宽度-手绘盘子;
丰收节实践;
03.英语
搜集与美食相关的英文信息;
学生完成一份自己家乡的代表美食;
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自己家的传承菜肴;
用英语说一说古代的器皿;
用英语介绍一到两种粮食。
穿越时空·遇“建”美|高年级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无声的历史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集中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精华。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建筑是古代一定社会历史的缩影,是古老的珍贵的旅游资源。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各有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课题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探究古建筑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数字、风格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通过研习古代建筑、减少与文化的距离感。引导和教育学生深刻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计划
01.语文
查阅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资料;
寻找身边的传统建筑并拍照、介绍;
02.数学
完成中国古建筑分类的思维导图;
对比分析不同建筑的比例、尺寸、设计结构;
03.英语
用简单的英文介绍中国古建筑;
用英文介绍自己拍摄的建筑照片;
04.综合
绘制建筑细节设计图;
制作建筑模型,拼成中国传统建筑模型群。
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国内小学教师努力探索,积极将教育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与自身教学实践结合,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适用于各学科融合创新之路。跨学科克服了分科教学带来的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加强了学生知识的统合和对事物整体化的认识。跨学科主题教学是课程整合及学生整体化学习的需要,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句容碧桂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