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南京威雅学校 编辑:佚名
你是否赞成把孩子送入一所没有互联网的中学?
面对这样一道作文题,你会如何构思和写作呢?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世界学者杯(the World Scholar’s Cup)全球轮比赛中,南京威雅学校十一年级的学生Mili用漫画加日记的方式创作了一篇小小说,并由此摘得个人写作**——
By Mili Ryu
我先画了一个类似小剧场的空间,里面在播放一条新闻,新闻的内容是一个人在揭露一所学校的丑闻。他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当他离开学校后,才发现数年来与世隔绝的生活,让自己变得陈旧落伍,思想观念和技能水平都与外面的世界严重脱节。在镜头前,他和主持人一起控诉校长是一个“恋旧主义”(Nostalgia)的老古董。
我还在最后附上了一篇他上学时写的日记,那时的他还觉得自己很厉害,很向往以后的生活…… 把漫画、文字和日记这些加在一起看,就会有一种非常讽刺的效果。
没有“八股文”般的条条框框,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创意,表达自己的思考,这就是“世界学者杯”,一个涵盖科学与技术、社会学、历史、艺术与音乐、文学与媒体、通识六大学科、以全英文写作、辩论和知识竞答为主要形式的、一年一度的全球学术盛宴。
今年3月,南京威雅作为东道主举办了2023世界学者杯华东区域轮的比赛,我校10支参赛队、共计30名学生全部晋级全球轮。在8月14日刚刚落下帷幕的全球轮比赛里,他们中的6支队伍又在1500余人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受邀前往世界学者杯的官方支持机构——耶鲁大学,参加冠军轮的比赛,和来自全球的优秀中学生同场竞技,在耶鲁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8月结束的全球轮比赛
南京威雅学生共收获:
♡ 阿西莫夫奖3金1银
♡ 协同写作1金1银
♡ 团队辩论银牌2枚
♡ 团队竞答银牌1枚
♡ 冠军学者银牌1枚
♡ 挑战奖牌7枚
♡ 个人写作3金3银
♡ 个人辩论2金7银
♡ 小小高级学者银牌3枚
Mili告诉我们,其实一开始,她也只会写传统的议论文,是在每周一个半小时的世界学者杯ECA(课外拓展课)上,才逐渐打开了思路。曾经在国际学校上学的Mili,英文底子本就不错,但她说自从来到威雅,特别是上了“全球视野”(Global Perspective)这门课,她才开始对人文社科产生了兴趣,逐渐**了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思辨,懂得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五年级的姚同学和队友是南京威雅唯一的小学组选手,为了备战全球轮,他在暑假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阅读计划,每天都会阅读官方发布的学术大纲。比赛时,姚同学的爸爸妈妈也陪同他来到了举办地厦门,共同见证了他成功闯入耶鲁冠军轮,并摘得4枚奖牌的喜悦。
By 姚同学和妈妈
世界学者杯的学术大纲很不一样,它里面有无数的超链接,一个知识点可以辐射和拓展到很多其他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个大纲去提升孩子的学术素养,我觉得是非常棒的。
暑假我有空的时候也会陪他一起看,里面讲到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3000年前的一位原始人。材料中详细讲述了科学家如何测量并分析他在沼泽地中留下的脚印,从而测算出他的平均时速高达40公里/小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的历史题不仅仅是给了孩子一个历史数据,里面涉及的力学分析过程,更是让孩子们看到了分析数据的方法。
抱着提升英文水平、助力大学申请的想法,十一年级的兰同学也和好朋友一起组队,一路过关斩将,拼进了耶鲁冠军赛。
这是兰同学**次参加全英文的辩论比赛,从一开始需要依赖老师给的模板、只会低着头干巴巴地读,到后来不仅声情并茂、挥洒自如,甚至在全球轮中斩获了个人辩论银牌,他坦言,自己的进步都得益于老师把辩论这种形式引入了日常的英文课堂之中。
更让兰同学兴奋的是,比赛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一系列非学术性的社交活动:文化市集、学者舞会、寻宝挑战……“我觉得世界学者杯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也是一个交新朋友的机会,让你的社交圈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学校。”
在主办方组织的鼓浪屿之行中,兰同学结识了来自上海国际化学校的小伙伴,他们用英文进行日常交流,在闭幕式的颁奖典礼上拿的全是**,这些都让兰同学惊叹不已,他打算和新朋友们长期保持联络,时刻关注更优秀的同龄人在做些什么。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几乎是所有经历过世界学者杯的孩子共同的感受,在闭幕式的才艺秀环节,有两位小学者给姚同学和妈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By 姚同学和妈妈
有一位小学者,用一种非常现代的方式演绎了自己很喜欢的一首古典钢琴曲目,那完全是一种超越了指法对错的个人表达,是非常了不起的再创作;还有一个小男生,居然演唱了玛丽亚·凯莉的歌!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位与自己声线反差极大的女歌手,小男孩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我喜欢她的歌啊。这种坦然与自洽,是长期浸润在全人教育的从容氛围里,才会滋养出的气质和姿态。
我特别喜欢和先生分享儿子班上很多同学的特写,我们都觉得这些孩子的脸是非常有少年气的,这一点是国际化教育最让人动容的。
不仅是向外的社交拓展,经历了这场七天六晚、充满着活力、热情和快乐的学术盛宴,威雅社区内的情感链接也愈益深厚。兰同学说自己最开心的就是团队竞答的现场,最后一题分值巨大、难度超纲,他和队友三人齐心协力,用排除法锁定了正确答案,没有什么比那一刻的快乐更让人难忘;Mili说,经过那些辛苦备赛的夜晚,她和两个小姐妹之间的友情更深了;带队的郑老师悄悄告诉我们,她的搭档张老师甚至在离开厦门的前一晚,因为不忍和孩子们分别,一个人躲在酒店偷偷抹眼泪……这些无关奖牌的笑与泪,这些真实的情感和经历,对孩子们来说,是比什么都珍贵的生命体验。
最后一天飞机延误,姚同学在机场练起了随身携带的吉他,只为新学期能够组建一支自己的乐队;钢琴十级的兰同学也忍不住在机场的琴键上自由挥洒。“可能这就是全人教育带给我们的自驱力吧,”兰同学说:“在以前的学校,老师只肯把演奏机会给那些学术成绩拔尖的同学,我也是来到威雅之后才更热爱舞台表演的,因为威雅一直说「每一个孩子都卓越」,给了所有人平等的机会去发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南京威雅将全力支持18位学子接下来世界学者杯耶鲁冠军轮的征程,也将不负所有同行家庭的殷殷期望,在全人教育的理想之路上砥砺向前!
南京威雅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