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南京威雅学校学术:在理科国际竞赛中与世界交手

来源: 南京威雅学校      编辑:佚名

「我们来南京威雅学校,就是冲着打数学竞赛来的!」

两年前,苦于大多数国际竞赛不接受个人报名,而只能通过合作的国际化学校集体参赛,小学三年级的汪同学在妈妈的陪同下,带着厚厚一沓奖状、证书和优异的成绩单来到南京威雅学校,在和校长面对面沟通后,汪妈妈下定决心给孩子转学。

入读威雅近两年,从澳大利亚数学测评(AMC)铜牌爬到银牌,从2023袋鼠数学(MK)全国银奖,到登顶2024美国数学竞赛(AMC8)全球优秀奖(全球排名前5%),汪同学不断成长、一路向前,就连一贯低调的汪妈妈也忍不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份荣耀和喜悦:

创校近三年来,南京威雅组织中小学孩子们参加了近二十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竞赛,学科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人文社科,收获奖项/奖牌总计三百余枚。

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推广学科竞赛?竞赛、特别是备受家长关注的主流理科国际竞赛,究竟在考察孩子的什么能力?南京威雅的竞赛辅导是如何开展的?孩子们在其中有了怎样的收获和成长?本期「南京威雅学术」,看孩子们如何走上全球舞台,与世界交手。

南京威雅学校喜报

竞赛=超前学习?

竞赛比的究竟是什么?

「竞赛,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竞赛是不太需要超前学习的,它侧重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而非数学能力,培养的是孩子“Thinking Out of the Box”、跳出日常应试的框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南京威雅数学和统计部主任/自然科学部主任朱老师简单举例说,比如已知2个汉堡和1个薯条是10元,5个汉堡和2个薯条是50元,问3个汉堡多少钱?「成年人普遍就会直接设未知数x,y,然后去解方程组,这就属于数学的方法而不是逻辑的方法。像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没学过方程,也是可以靠逻辑解出这道题的:把**个条件double一下,然后和第二个条件相减,这样薯条就被抵消掉了,剩下来的就是汉堡的价格。」

朱老师告诉我们,像北美驯鹿、澳洲袋鼠这样的数学竞赛,考察的就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参加比赛就像帮福尔摩斯破案一样,它需要的是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趣味性也更强。这样的数学竞赛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他们打破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因此,越小开始参加竞赛,对孩子的思维培养越有好处。

「但竞赛和平时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因为它涉及的全部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竞赛考的是你怎么样从最基础的东西上去进行变化。」朱老师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好像都很简单,但是一考试就很难,「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

比如计算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比例。很多孩子就觉得这个边它一定是要有一个长度的,我一定得知道这个长度是多少才能求比例。这就是对“比例”这个概念没有真正理解,比例是一种关系,而不是确切的数量,所以在任何一个比例中,小的那一个数量都可以设为“1”,这个“1”未必是1厘米或1千克,而是1个单位。如果你不能真正理解这一点,题目就做不出来。竞赛难就难在基础知识的延展、在于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变化。

竞赛=单科训练?

我们为什么组织跨学科竞赛?

对于高龄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竞赛,几位受访老师坦言,一定的超前学习是必须的,比如像数学的AMC8、AMC10、AMC12、化学的JCCO、CCC、CCO,涉及的知识点都会比日常教材中的更广泛。「甚至它会在题目背景中就给到一个全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当即运用它解决问题,它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南京威雅化学庄老师说,这种学术性非常强的比赛,类似于国内的奥林匹克竞赛,目的是帮助有天赋的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科优势。

「但其实不管是教化学还是辅导化学竞赛,我更希望培养的是孩子的科学素养,比如认识危险品标志、了解药品和试剂的摆放原则等等。」庄老师说,她印象很深的是几年前泡腾片刚上市的时候,有小孩子因直接口服而导致二氧化碳窒息死亡的新闻事件,这让她意识到大众化学常识普及的重要性。

因此,南京威雅除了组织孩子们参加高含金量的单科学术竞赛外,在自然科学领域,还会鼓励大家参与像HOSA这样结合了生物、基础化学、心理学、营养学等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学术竞赛,以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朱老师告诉我们,明年,她还计划组织初中的孩子们参加Science Bee国际科学竞答,它融合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四门学科,能够让孩子们更深切地体会自然科学究竟是什么,它的多个分支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关联、彼此交叉的,这既有助于初高中阶段理化生三门学科的学习,更有益于培养孩子们综合性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视野。

南京威雅学校数学墙

竞赛辅导=刷真题?

我们的竞赛辅导怎么做?

南京威雅不仅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不同类型的国际竞赛机会,还会利用ECA(课外拓展课程)时间,组织每周一次的竞赛辅导。

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在竞赛辅导课上,每一个孩子都会变身「小老师」,随机到讲台上讲解题目,大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在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中收获新的启发。老师也会就竞赛中常见的知识点,例如初中阶段的排列组合,给孩子们组织专题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中学部的「数学墙」上,负责竞赛的尹老师会分门别类地准备好各大数学竞赛的练习题,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段自由取用。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经过大量实验证实,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这样的「主动学习」,知识的平均留存率远远高于以听讲为主的被动学习,特别是当「小老师」的方式,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可以高达90%。「所以在竞赛这件事上,南京威雅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老师只是一个辅助角色。」

这样的「主动学习」,带来的是整个校园里愈发浓厚的学习氛围。化学庄老师说,每次竞赛ECA孩子们都讨论得热火朝天,经常会主动「拖堂」十几分钟才下课;汪妈妈也欣慰地告诉我们,上个月汪同学和班里其他三个小伙伴组队,参加了联合杯美国团体数学趣味活动,在团队轮里,四个孩子需要接力完成一套题目,于是,孩子们备赛时每天晚上9:30都会自发组织线上小会,一起探讨真题、商量分工和策略,最终成功摘得小学组团队银牌。用汪妈妈的话说,这样全力以赴、自驱力满满的求学之路,才真的「不枉青春」。

南京威雅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