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400-018-6228

全国学习专线 8:00-22:00
昆明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入了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用多种培养模式  
本科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昆明学智网 >昆明培训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介绍about

昆明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介绍

学校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企业管理,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正在全力推进嵩明新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418亩。

  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较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屈维德教授首创“冲击消震原理”,应用于我国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李梦庚教授发明的“粗锡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及设备”,被西方冶金界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与戴永年教授发明的“焊锡真空分离铅锡技术”联合构成了现代火法锡精炼技术,推广至全球炼锡厂;刘北辰教授发明了世界首座倒张拱钢索桥。同时,学校发明的“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金属分离技术”世界领先,“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微波冶金反应装置”实现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体系”属世界首创,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和新装备将世界锡精炼水平发展到新高度,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灵长类靶向基因编辑技术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里程碑性工作等等,为国家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昆明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学校已建成国家级优质课程33门、教材10部、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6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金奖3项、银奖14项、铜奖35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中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0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28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717项。

  昆明理工大学立足学科、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与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245份国际合作协议,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尼加拉瓜国立自治大学(马那瓜)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是云南-泰国大学联盟的中方牵头高校,在泰国设置了四个境外办学学院。学校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1名外籍专家先后荣获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中国友谊奖、2名外籍专家荣获云南友谊奖,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与师生交流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

  新的历史时期,昆明理工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的精神和“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以团结之心、实干之力、拼搏之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双优秀”创建和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为谱写昆明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砥砺奋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昆明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地址:昆明市嵩明县职教新城空港大道1号 咨询电话:400-018-6228
沪ICP备2023016262号-1 网站地图 注册 登录 招生合作 版权/投诉 免责声明 更新时间:2025-04-28